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危废处理

浙江危废处理现状及展望:污染治理紧缺,政策创新之路待开辟

发布日期:2023-06-13 13:36:35 浏览次数:

摘要:

本文将介绍浙江危废处理的现状及展望,重点讨论其污染治理方面的不足之处及政策创新的紧迫性。随着危废问题日益凸显,我们需要更为深入的了解浙江危废处理的情况,以期能够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和探讨。

正文:

一、危废处理现状

1.1 历史沿革

浙江地处经济发达地带,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,危废问题愈加突出。危废处理行业的发展历程起步较早,最早的危废处理企业创建于1995年,主要专业化经营固体废弃物(生活垃圾、建筑垃圾等)、危险废物处理、污泥废物处理、焚烧发电等,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逐步推进和企业自身的发展,行业规模逐年扩大,技术水平不断提高,行业整体竞争力逐渐增强。

1.2 现状评价

目前,浙江省共有约450家危废处理企业,其中大型企业不到20家,小型企业占绝大多数,行业规模分散且程度较深,除了部分技术领先企业外,大多数企业仍处于低端市场。同时,由于政策的缺陷和行业管理的不足,危废行业存在着很多问题:污染治理不力、资源回收利用效果差、技术水平参差不齐、环保法律法规空洞无物等。

1.3 存在的问题

(1) 污染治理不力:危废行业污染治理问题突出,环保管理不严格,污染物排放不规范。

(2) 资源回收利用效果差:危废处理企业的废物回收利用率低,造成大量无用废物的浪费。

(3) 技术水平不高:小型企业技术水平普遍偏低,缺乏技术创新精神,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要求。而且危废处理企业之间缺乏协作,产业链条长,互相依存程度低,很少共享技术和资源。

二、政策创新展望

2.1 现状制约因素

(1) 技术制约:危废处理领域的前沿技术需要大量的人员资金、物力、技术支撑进行开发和研究。

(2) 产业链条长:危废处理涉及多个行业领域,由于行业之间合作度低,管束和监督难度较大。

(3) 政策法规不完善:目前危废行业法规制度不健全,政策缺失,宏观管理能力亟待提高。

2.2 建议方案

政府方面:

(1)制定相关危废处理政策法规,明确行业发展方向和规划布局,促进危废处理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。

(2)加强对危废处理企业的监管和管制,建立良好行业秩序,实现市场模式转型。

企业方面:

(1)加强协同合作,形成产业协同创新的办法和方式,共同推进技术和产业进步。

(2)积极推进资源收益,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,逐渐增强危废处理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。

(3)提升企业技术含量,通过加强人才引进和科研合作,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,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水平。

三、危废处理技术创新

3.1 巴洛仕集团

巴洛仕集团是一家专注于危废处理技术的领先企业,主要业务包括危废减量化、化工危废现场减量化、污泥危废减量化、固废资源化利用、危废回收利用、残留化学品处理、化工厂拆除回收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和应用。巴洛仕集团不断探索危废处理领域新技术,致力于探索各种高效可行的危废处理方案。

3.2 技术创新

(1) 生物技术

危废处理的重点是危险污染物的减量化和安全处理,而生物技术的应用则是一种较好的方式。通过对菌种的不同抗菌性、生长状态、营养状况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验,建立适宜的生物反应器,利用微生物作用分解或转化废弃物,实现无害化处理。

(2) 物理化学技术

物理化学技术可以降低并最终消除危险废物的有害化学成分。这一技术是利用物理化学反应(如水解、氧化还原、酸碱中和等)可将有害化合物转化为其它形式,达到减量化的目的。例如可在化工废水中加入化学试剂,除去其中的有害物质,使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。

3.3 技术应用

(1) 污染物的净化

通过先进的危废处理技术,处理出具有附加价值的资源。

(2) 精细浓缩

普通废物经过巴洛仕的精细处理技术后,可减少近80%的体积,经济效益显著。

(3) 再生利用

巴洛仕实施的再生技术可以将危废中潜在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,并达到1:100的缩水效果。

四、结论

本文介绍了浙江危废处理现状及展望,其中分析了污染治理紧缺、政策创新之路待开辟的困局,同时针对目前危废处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,基于这些方案,结合环保行业不断整合、升级的大势,巴洛仕将秉承先进理念,借助专业统一的技术平台和人才团队,致力于推动危废行业的发展,为保护环境、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出更多的力量。


固废 储罐清洗公司
查看更多 >>

推荐案例